五原县人民检察院案管部门立足检察管理枢纽职能定位,树牢科学管理、能动管理、智能管理理念,深耕主责主业,突出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职能,助力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基本价值追求落地生根。
一、更新理念,有效发挥枢纽作用。案管部门主动适应检察工作大局和司法办案需要,深化理念创新,贯通上下,有效沟通、联络各方,以案件管理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检察工作现代化发展。一是做实综合分析研判。采取“周观测、月通报、季会商”机制,就重点案件、突出业务问题进行分析研判,为业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支撑和参考建议。针对检察机关重点工作,以办案数据为支撑,就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进行分析研判,形成专题报告。二是强化业务部门自我管理。开展“三个管理”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系列培训,提升业务部门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;组建“三个管理”工作群,激活流程监控员作用,形成“检察官自查、流程监控员核查、案管部门统筹检查”机制,打造业务部门自我管理与案管部门专业管理形成合力的良好格局,顺畅推进管理工作。三是“管案”与“管人”相结合。将个案办理质效作为检察官、司法辅助人员年底考核、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;对案件质量评查确定的不合格案件、严重瑕疵案件的个案评查报告抄送检务督察部门;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的检察人员涉嫌违反检察职责情形,认为需要追究司法责任的,移送检务督察部门;以“奖优罚过”评价和激励机制的落实引导和推动高质效办案。
二、强化管理,有力提升案件质效。案管部门强化统筹、优化机制,注重与办案部门的协作,以高水平管理赋能高质效办案。一是开展实质化案件流程监控。做好对全院各部门法律文书制作、流程节点、业务系统使用等方面的日常提醒和监督纠正工作,切实管理好每一个案件。对于在流程监控中发现的问题,根据问题性质,及时采取口头提示或制发流程监控通知书的形式,做好案件办理的“质检员”。二是狠抓业务数据质量监管。充分利用“数检通”“检察业务数据分析平台”,以“平台每日查+人工每周查”的方式有效保证数据真实、准确,着重监督案卡填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以及法律文书制作的规范性,严格细节审核,精细日常监控。三是注重提升司法效率。建立“周调度、月通报;建台账、跟踪办”机制,强化办案期限分类管理,督促办案部门抓紧清理长期未结案件;加强取保候审案件办案期限预警、催办,防止新增“积案”“挂案”,明确整改措施,切实解决案件办理期限过长、效率不高的问题。
三、提升服务,保障案件高效流转。一是严把案件“出入关”。案管部门健全案件受理机制,持续加强案件受理审查,规范案件报送、分案流转,提高案件受理流转质效。通过“形式审查+要素筛查”双重校验,重点核查案件材料是否完整、管辖权是否明确、强制措施有无超期、嫌疑人是否在案等关键要素,对材料缺失、程序瑕疵等问题及时提示补正,防止“带病受理”。二是统筹管理法律监督线索内部移送。建立线索移送台账,为各办案部门发现、办理线索提供服务保障;增强发现线索的意识,做到每一条线索从移送、成案到办理专人负责,及时动态反馈情况,完成对线索移送的闭环管理,有效提升线索成案率。三是完善律师阅卷服务工作。做实现场阅卷服务,设置专人每日定时查看办理互联网阅卷申请,充分保障律师阅卷权。
四、服务群众,打造“人民群众可感受、能感受、感受到的公平正义”。一是深化人民监督员工作。积极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听证、法律文书公开送达、案件质量评查等工作,推动人民监督员“十种参与监督方式”的全面落实和“四大检察”的全覆盖,加强与人民监督员的良性互动,多角度、多层次听取监督意见。二是加强检察听证统筹管理。以上门听证、远程听证等方式创新开展听证活动,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提高听证效能;推动办案部门将听证重点集中到群众诉求强烈、矛盾突出,以及疑难复杂、争议较大、具有导向性的案件上,听证案件范围涵盖“四大检察”,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,以听证促公正、以法理结“心结”。
下一步,五原县人民检察院案管部门将继续有效发挥检察业务管理枢纽作用,以高水平案件管理服务保障五原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版权所有: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: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葵花广场 邮编:015000 服务电话:12309
技术支持:正义网 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